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新区乱码|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一区二区三区加勒比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咨詢律師 找律師 案件委托   熱門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東 廣東 天津 重慶 江蘇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詢網(wǎng) 法律咨詢 律師在線
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法 > 民法論文 > 民事訴訟法論文 >
惡意民事訴訟--合法外衣裹著非法目的
m.thebestkeylogger.com 2010-07-10 13:34

  偽造事實和各種證據(jù),通過訴訟手段占有他人財物,這類惡意民事訴訟在司法實踐中屢有發(fā)生。如何遏制惡意民事訴訟?2003年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和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就此進行了專題研討,為解決這一問題探求法律途徑。

  惡意民事訴訟問題嚴重

  案例一:1999年11月,河南省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田某退出該公司。2001年5月,社會人員李某拿著一份自稱和該公司于1999年4月簽訂的售房合同及收據(jù)起訴該公司,請求法院判令該公司退還所收房款17萬元及其利息。田某冒充該公司簽收了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開庭審理時,該公司因此未能出庭。法院缺席判決該公司返還李某房款17萬元及其利息。判決生效后,法院強制執(zhí)行時,該公司才知道這一民事訴訟。

  案例二:1995年,某市塑料三廠為其技術人員王某向該市某公司購買了一套商品房,購房手續(xù)交給了王某。后王某因故離開塑料三廠,并退還了商品房,但未移交有關購房手續(xù)。2000年9月,上述售房公司自己辦理了該房屋的所有權證,并于2001年以王某使用房屋系租賃、塑料三廠未經(jīng)準許占用該房屋屬侵權行為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搬出房屋。法院判決該公司勝訴后,塑料三廠申訴至檢察機關。檢察機關從銀行調(diào)取了1995年塑料三廠購買該房時向該公司支付房款的轉(zhuǎn)賬支票及雙方的銀行明細賬記錄,證實了該公司隱瞞主要證據(jù)進行虛假訴訟的事實。

  據(jù)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民行處處長曹世聰介紹,類似上述案件,僅鄭州市檢察機關民行檢察部門在辦理民事申訴案件中,近兩年就發(fā)現(xiàn)并糾正了42起,而在河南省絕不是只有鄭州市才發(fā)現(xiàn)此類案件,曹處長認為,虛假(惡意)民事訴訟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應當引起司法機關和學術界的重視。

  產(chǎn)生惡意民事訴訟的緣由

  河南省鄭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孫全友說,在辦案實踐中,他們發(fā)現(xiàn)惡意訴訟的產(chǎn)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民事主體在民商事活動中缺乏應有的防范意識,在訴訟活動中缺乏應有的抗辯能力。如不注意保存合同及簽訂合同過程中形成的書面材料,或者對印章使用保管不善,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以致印章被盜用。2.個別法官未嚴格依照訴訟程序辦案。如在受理案件時對當事人的主體資格審查把關不嚴,或者在將訴訟文書送達當事人時沒有按照法定方式送達,打一面官司,缺席判決,等等。3.對惡意訴訟行為如何處罰,我國現(xiàn)有法律尚未規(guī)定,以至于對惡意訴訟的防范制裁不力。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邱星美認為,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民事訴訟法沒有賦予被惡意訴訟侵害的案外人以參加訴訟的權利,或者申請再審,或者請求檢察院抗訴的權利;第二,現(xiàn)有法律對這種惡意訴訟的制裁規(guī)范太少,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的制裁力度不夠;第三,沒有相應的刑事責任規(guī)范,也沒有相應的民事賠償制度。這些原因的存在,客觀上縱容了惡意訴訟行為。

  檢察監(jiān)督是否師出有名

  面對這一嚴重危害司法公正的行為,有人提出應發(fā)揮檢察機關的作用,檢察機關應對此類訴訟行為進行監(jiān)督。那么對惡意訴訟行為進行檢察監(jiān)督有何根據(jù)?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榮馨認為,對民事訴訟進行檢察監(jiān)督的理論根據(jù),在于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需要平衡,而平衡就需要監(jiān)督。惡意民事訴訟破壞了法律秩序和利益平衡,需要通過監(jiān)督來恢復社會平衡。法律依據(jù)是《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jiān)督。”但是該規(guī)定制定時未預料到目前有如此嚴重的惡意訴訟行為,因而有兩點不妥:一是檢察院對上述行為進行監(jiān)督,不僅是權力,也應當是義務,表述為“應當”更準確些;二是不應只針對審判活動,也應當包括民事訴訟中的其他活動,如當事人的訴訟活動,證人、鑒定人的活動等,均應進行檢察監(jiān)督。
發(fā)布免費法律咨詢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110.com 京icp備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