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公司股權轉讓糾紛
發(fā)布日期:2013-07-16 作者:林姜律師
根據(jù)我國公司法對公司類型的分類,公司分為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相應的,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最基本的分類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糾紛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糾紛。
比較而言,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資合”公司,而有限責任公司仍具有較濃厚的“人合”色彩。有限責任公司人合色彩的保留就集中體現(xiàn)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受到更多的限制,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通過股票的方式實現(xiàn)了權利證券化,實行證券(股票)交易自由。但實際上,對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或稱股票交易,特別是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我國現(xiàn)行證券法律法規(guī)有著更為細致且嚴格的規(guī)定。不過,這些規(guī)定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股東眾多,具有相當大的社會性的考慮,著眼于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涉及反欺詐、強制信息披露和證券監(jiān)管體制等諸多方面。限于篇幅和體例,有關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內容——一這主要是《證券法》所規(guī)范的對象,筆者將在時機成熟時另行專門論述。
?。ǘ┕蓹噢D讓合同效力糾紛和股權轉讓合同履行糾紛
當事人以股權轉讓協(xié)議(合同)的方式進行股權轉讓是股權轉讓中最常見的情形。因此,絕大部分股權轉讓糾紛都屬于合同糾紛。合同糾紛一般可分為合同效力糾紛和履行合同糾紛。相應的,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也可以劃分為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糾紛和履行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從筆者近些年來所辦理的股權轉讓案件來看,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當事人最經(jīng)常發(fā)生爭議且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對于什么是無效的股權轉讓合同以及對于無效的股權轉讓合同應當如何處理,我國現(xiàn)行的公司法、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外資企業(yè)法以及關于企業(yè)聯(lián)營和企業(yè)登記的法規(guī)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認為,認定股權轉讓無效即處理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時糾紛時,應當依照《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并參照其他與《公司法》相關的行政規(guī)章,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進行綜合性審查。概括來講,一個有效的股權轉讓合同應滿足以下條件:股權轉讓合同的主體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股權轉讓合同約定轉讓的股份或股權必須是依法可以轉讓的;股權轉讓的方式應符合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簽訂合同的情形;當事人不存在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股權轉讓合同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的,一般都應當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
由于股權轉讓合同遠比一般的商品買賣復雜,而且國家為保障資本市場的有序運作,在法律法規(guī)中對股權轉讓合同的主體、內容和形式作出了較多的限制,對股權轉讓合同有效性的判斷要比一般商品買賣困難得多。不過,在影響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認定的諸多情形中,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情形是相對具有公司法趣味與色彩的,這些情形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轉讓未履行原《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股東同意手續(xù);股東違反公司章程規(guī)定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導致一方股東持有公司全部股權;股權轉讓未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等。筆者個人認為,對這些情形的分析和討論有助于我們更深人地理解整個公司制度的一般特性。事實上,這些情形也是目前在公司股權轉讓實踐中,比較突出且具有較大爭議的問題。其他情形,如因涉及國有資產、外商投資管理、證券市場監(jiān)管而由法律法規(guī)予以特別限制的情形,雖也是我們認定股權轉讓合同效力時必須予以重視和考慮的,但這些情形的行政性、政策性色彩更為濃厚,與本書所欲討論分析公司法一般理論的主旨有些偏差。限于本書的主旨與體例,在實務中筆者不能割舍對這些問題的關注,但在這里卻只能暫時“按下不表”。
?。ㄈ┨厥忸愋凸蓹噢D讓中的糾紛
贈與、繼承、夫妻分割財產、股權質押、股權強制執(zhí)行等情形也會使公司股權主體發(fā)生變動,因此也應屬于公司法股權轉讓規(guī)則調整的范圍。我國原《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的股權轉讓規(guī)則明顯只是針對有償轉讓,并沒有涉及這些特殊情形?!豆痉ā吩黾恿藢^承、股權強制執(zhí)行這兩種情形的規(guī)定,但沒有涉及其他的特殊情形。以筆者看來,《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股東同意程序既保障股權自由流轉,又盡可能維護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精神是可以被用來解決其余這些特殊類型的股權轉讓問題的。
從邏輯上講,也許筆者的分類可能并不嚴謹,甚至有些粗陋,但正如本書所屢次提到的霍姆斯大法官所說的那句名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jīng)驗”,筆者對公司股權轉讓糾紛類型的排列與其說是法律邏輯化的,不如說是法律經(jīng)驗化的。筆者把近幾年公司股權轉讓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糾紛予以類型化,并不求體系上的盡善盡美,只是希望能把自己在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實踐中所進行的點滴思考和粗淺分析留下一個記錄,為“公司法的司法化”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相關法律問題
- 由股權轉讓糾紛引起股東控制公司流動資 6個回答
0
- 關于外資公司股權轉讓相關問題 1個回答
20
- 股權轉讓糾紛 6個回答
10
- 香港注冊的公司股權轉讓是否無效 0個回答
10
- 公司股權轉讓后一直未安排工作,并且此后存在事實勞動關系4年未簽合 1個回答
0
發(fā)布咨詢
相關文章
- 各類公司股權轉讓糾紛
- 彭麗靜與梁喜平、王保山河北金海岸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 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訴上海自來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 廣東黃河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然自中醫(yī)藥科技發(fā)展中心一般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 成都某科技公司訴某實業(yè)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 股權轉讓糾紛經(jīng)典案例——廣東達寶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與廣東中岱企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廣東中岱電訊產業(yè)有限公司、廣州市中珊實業(yè)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作糾紛案
- 【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公司單方終止履行股權轉讓合同 被判賠償定金損失
- 從黃梅嘉利公司股權轉讓糾紛看股權轉讓三大法律難點
- 嘉定區(qū)公司糾紛律師,公司股東股權轉讓后如何辦理變更登記?
- 河北省燕趙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廊坊開發(fā)區(qū)光達商貿有限公司、王智強訴天津萬兆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關云祥、天津市慶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相關法律知識
最新文章
- 分公司能有股東并享有股東知情權嗎?
- 公司減資股東在減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 未出資的股東在訴訟中出資,就公司對外債務不免責
- 首例!未實繳出資,刨根問底,歷次轉讓的股東均應對債權人承擔補充清償任職!
- 追加原股東為被執(zhí)行人需要哪些證據(jù)?
- 西城法院審結首例適用新公司法加速到期規(guī)則案件
- 股東未依法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能否追加其為被執(zhí)行人
- 一人有限公司中,股東僅提供自己的審計報告能否證明其財產獨立性?
- 2023幫信罪最新立案刑事追訴標準
- 一人公司負債期間發(fā)生股權轉讓,新老股東是否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分紅決議作出后轉讓股權的原股東是否仍享有利潤分配請求權
- 最高院:分紅決議作出后轉讓股權的原股東是否仍享有利潤分配請求權?
- 案例分享||破解執(zhí)行僵局,成功追加自然人股東為被執(zhí)行人
- 股權轉讓有效:從上海滾石3號基金300萬股權確權成功談股權投資私募基金合同效力
- 股權轉讓糾紛案例:如何辨別原始股騙局?買1000萬原始股未上市后起訴解除合同